瓯海湾公租房(南湖·瓯海家园)
- 信息
- 视频
1 / 11
瓯海湾公租房(南湖·瓯海家园)

POA建筑事务所设计发布“瓯海湾公租房”设计方案。

瓯海湾公租房(南湖瓯海家园)位于浙江温州瓯海区霞坊路,紧邻地铁S3号线霞坊路站,对望三垟湿地。规划单位97公顷,实施单元25公顷,总建筑面积约72万方,由三个住宅地块和一个公建配套地块组成。项目于2020年启动,是浙江省第一批未来社区试点项目。

POA建筑事务所早在2018年就开始进行对社会住宅研究,以“社会住宅的社会性”为议题,调研各国社会住宅的历史发展和特点。并在新加坡考察时,就该课题与当地大学发起讨论,鼓励年轻学子对理想居住展开想象。

2020年,温州瓯海城建中心邀请POA设计瓯海湾公租房。作为首个综合性社会住宅项目,POA希望能在具体实践中突破常规,用创新推动中国社会住宅的发展,让人在社区中达成自我实现的目的。庞大的社区容纳了城市和居民的生活,唤醒住宅的社会性,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关于居住的一系列具体问题。

开放街区

打开社区围墙,引入城市道路。每个居住地块划分成若干个居住单元。首层架空或作为社区配套设施,引入社区配套商业、社区卫生站、托幼点、共享餐厅、24H书店、健身房、居家养老等一系列丰富的功能,社区生活融入城市,城市尺度更加宜人。

立体社区

首层功能还给城市之后,POA将二层留给社区居民内部使用,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空间,风雨连廊将所有居住单元再次重新环抱形成一个整体,变成一个巨大的公园,串联着邻里中心、老年大学、文化服务中心、商业配套设施、屋顶花园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。 

漂浮花园

除了二层漂浮公园外,POA在首层、屋顶花园、半户外灰空间以及阳台都留有不同尺度的景观,在城市中心较高密度的保障性住宅设计中,也确保绿化率达到50%,让着这里居住的人们能享受更舒适的生活,更加贴近自然。

阳光权

在较高容积率同时户型较小的前提下,尽可能争取更多南向房间,设计采用大面宽短进深的户型,将走廊设置在北边,保证每家每户都有充足的日照条件。

霞&坊

依托建筑空间,演化出“霞&坊”的概念,共享空间像蔓延的云霞串联12个居住街坊,楼与楼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存在,而是围合或半围合的院落空间,宜人的尺度为空间带来了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,建筑生态化的造型设计,丰富了城市的第五立面。

户型设计

瓯海湾公租房的户型主要有40方、90方、110方三种,面积段的差异化配置,呼应社区“创新创业”的主题,多方面考虑“单身青年、已婚青年、两代同堂”的家庭结构,全生命周期的户型设计,让社区不同年龄段和家庭结构的人群都能有适配的户型,真正找到归属感和舒适自在。

产业化&低碳建筑

瓯海湾公租房项目达到50%以上的产业化生产,建筑结构单元、室内隔断等采用装配式设计,皆为工厂预制,高效环保。住宅户型模块在工厂预制好,运输到项目工地后可直接安装,减少施工作业难度并大幅度减少污染。装配式建造可以降低造价,并提升住宅建设质量。

聚焦绿色、节能场景设置,通过运用设计主动式和被动式技术,充分利用自然资源、自然通风、自然采光,同时考虑建筑的周边环境和植被、控制建筑的朝向和形体、关注环境的气候变化等,健康可持续的建筑设计,让本社区成为“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”的基本单元,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瓯海湾公租房项目的设计引发了POA更加深入思考中国的居住问题。潘成寿在《未来社区》的讲座中表示:城市最终属于这里的人们,无论是居住区还是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,项目的成功最后还是要落到对人的关怀。

中国的现代居住区规划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。收到西方现代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双重影响,保守封闭的“深宅大院”成为中国城市居住的基本形式,大院的模式也延续到了今天。改革开放后,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,住宅成为批量化生产的定制品。

人,本应是居住空间的核心。居住不仅关乎生活尊严和社会公平,也关乎人价值的自我实现。瓯海湾公租房项目提出让保障性住房融入社区,共享城市生活的理念,通过立体社区和土地的复合利用营造空间,同时最大化绿化空间和公共配套,并将拥有人文关怀和朴素美学的社区空间作为居住精神的核心,此举是迈向未来理想居住的一种探索。

 

 

 

 

瓯海湾公租房(南湖·瓯海家园)

中国温州

2020-2024

 

 

 

类型:社会保障性住房

总建筑面积:72万方

地上建筑面积:地上50万方

地下建筑面积:22万方、

 

 

主持合伙人:潘成寿

设计团队::潘俊珏、郑凡、季超凡、李子琪、邱建乐、徐元浩、戴曼惠、张超、林圣忠

 

 

业主:温州瓯海城建中心

施工图设计:浙江中维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

景观设计:温州美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

幕墙设计:浙江中南幕墙设计研究院

施工单位:浙江正立高科建设有限公司